本报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邓晖)由北京市委教工委、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北京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现场会2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北京市委教工委、光明日报社、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高层次人才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是高校教师中的骨干中坚,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军群体。做好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会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介绍了清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做好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的先进经验: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着力构建全方位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新教师导引计划,举办青年教师“大学精神与文化”专题研讨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班、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等,引领高层次人才先登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台阶,再迈上共产主义的理想台阶;二是加强三级联动,学校、院系、党支部协同做好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三是助力全面成长,通过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全周期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提供师德思政、教学发展、科研发展和组织领导力一体化培训、咨询、交流和研究等方式,将引导青年教师思想进步和职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事实证明,抓与不抓大不一样,认真抓和一般抓不一样,坚持抓和间歇抓不一样。”陈旭介绍,目前,清华两院院士中党员比例为72%,文科资深教授中党员比例为89%,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党员比例为80%,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者中党员比例为72%,共产党员始终走在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前列。
清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洪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付志勇,清华大学物理系“杰青”获得者王向斌,清华大学新发展入党的学术骨干代表、电子系“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沈渊先后发言,从院系、党支部、入党联系人、新入党教师党员等不同角度畅谈了做好新时代高知识群体入党工作的工作做法和心路历程。
“清华大学这些扎实、走心的做法,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做好高知识群体的党员发展工作树立了标杆。”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表示,作为一张以思想文化为基本定位和显著特色的中央党报,光明日报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党建工作,也拥有雄厚的党建理论优势。他指出,中国高校正行进在“双一流”建设的伟大征程上,如何强化党旗引领,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如何秉持育人初心、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服务国家,充分释放广大知识分子的才华和能量,是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党建事业增砖添瓦,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我们希望,能进一步与高校加强党建研究、实践方面的合作,努力推动新时代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好地承担起探索新时代党建的历史使命”。
北京市委教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表示,近年来,北京各高校党委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专家,把专家培养成党员”的工作理念,成功地把一批骨干教师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青年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仍然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难点、普遍问题。他强调,要从以下三点着手,切实做好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工作主动性。要明确本学校高层次人才的标准和范围,对党外高层次人才逐一进行摸排;通过领导干部联系人才、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强化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二是要强化思想引导,增强工作实效性。从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实际和发展需求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安排党员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做好引导与发展工作,做到政治上引导、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关心。三要严格组织程序,严把发展入口。在教育培养工作中,可根据高层次人才群体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求,灵活掌握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在京60余所高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等约18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