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透视】
编者按
从“‘四有’好老师”到“引路人”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群体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如同教育自有其教育规律一样,从事教育教学这崇高伟大的事业、成长为一名合格好老师,为人师者也自有渐为良师的规矩和方法。今天,我们刊发一位老教师的心得、老做法的规矩、老传统的感悟,希望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都回头看看那些朴实而真诚的传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珍贵的时代价值。
我从事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至今已有35年了,除去生病,我一直在一线教学。许多人问“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现在,我将这几十年在教师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及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工匠精神”:支撑教学坚守
许多青年教师问我,“数十年重复讲授同样的课,您烦不烦呢”?我也问自己:日复一日地重复讲授,教学大纲与内容早已烂熟于心,怎么才能坚持下来?如何突破教书匠的倦怠?怎样保持教学激情,建设教学精品?
教师常被称为“教书匠”,教学工作也有大量看似简单、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我认为,教师也算“工匠”的一员。“匠”,在《辞海》一书中的解释是“从事各种手工技艺的劳动者”。将教师称作“工匠”,不仅仅因为工作的特性,更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蕴含着“工匠精神”。匠人的坚守源于他对精品的追求。这样的精神是以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期望产品在自己双手中升华作为不懈追求的。这种是对完美和极致细节的追求,是工匠坚持打磨精品的状态。教师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是凝结着自己心血的“工件”,都必须尽可能完备地奉献给学生。备课时,精益求精地推敲细节、反复改进,确保每一节课的“质”和“量”。在每一节课中,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严谨认真地传授知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对待学生专注负责,追求更让学生受益的教学途径,努力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教学。这也是对专业、对自己的尊敬,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此外,教学中的工匠精神是需要传承的,它将伴随着教学活动不断延续,使我们的精神、知识、理论绵延发扬。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仅展示给青年教师和学生,更有可能成为治学的一种模版。因此,坚守一种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与时俱进地完善自己的教法,在不断地重复中创新与更新,是教师教学的责任。所以,坚持与坚守就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工匠精神”。
“师道尊严” 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
教师必须具有“工匠精神”,同时,还应该在教法上把握和做到“师道尊严”。
同行经常聊起“课堂涣散,但管得严了学生会抱怨甚或导致评教分数低”。总结我的经验,在“一切为了同学们学好”的初心里,还需有具体的执行方法。这些具体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师、道、尊、严。
《礼记·学记》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我觉得,此处所指的“尊严”不应单纯理解为老师手执教鞭、威严不嘻、至高无上,学生却低眉顺眼、诺诺称是,更应是尊贵、庄严。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这才应是对“师道尊严”更为合适的理解。诚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师道尊严”的态度会发生变化,但其不变的初衷会提醒我们:尊师、严教、继学、重道。
●“师”,教育实现的根基
“师”是教育得以实现的根基。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而狭义的教师则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机构(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其一,教师不仅是一门职业,也是为人师者给自己的定位,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学不仅仅是三尺讲台上的几十分钟,更应该是教师时时刻刻的思考和实践。《礼记·学记》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重任,更应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其二,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实现学术与专业精神的传承。我所在的教学团队是我校首个国家级中药学团队,以颜正华国医大师为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以“教学师承”为特色的传帮带体系。现在既有年近百岁的老一辈教师国医大师颜正华,又有我这样五六十岁的高年资教师,更有三四十岁的青年骨干,同时,更加年轻的教师队伍也正在形成。基于此,我们形成了我校特有的临床中药学学术团队。
●“道”,教育实现的途径
“道”是教育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教学方法。包括师徒传承有序之道、求师学习之道、为师育人之道。道,既是方向、方法、规律、途径,又是价值观和学术思想体系。关于教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体会如下:
其一,努力因人行教:教学当因人制宜。比如,同一门课程,面对医学生和药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了解专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整体特点和各阶段差异,才能使教学组织切合实际、教学活动能够围绕学生的特点有效展开。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对新技术的掌握和使用都很快,他们关注自我发展,需要成功,掌握的信息量又很大,获得途径也很广。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分布、心理特点、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差异,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比如,大一、大二的学生专业知识积累较少,对新知识又甚为渴求,我就会在每节课前提问,引出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共鸣。而大四学生面临工作、考研等压力,在课堂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我就会走下讲台,在学生中间边走边讲,与学生增加沟通,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近些年学生特点,我们总结中药学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专题教学五步法”,根据课程重点鼓励学生开展研究;还为中药专业学生建立了药历管理、用药监测、不合理处方点评和模拟药房等实景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明确并结合学科培养方向和个人学习目标,从而为我国大健康事业培养新型人才。
其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朱子语类》有言:“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即是说应当引导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学习新知,应勇于质疑,而教师的责任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解答疑问。我在长沙马王堆参观时得知,女尸衣物着色的染料有很多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寝具饰物也有许多草药,这是否与女尸出土依然保持新鲜、完整有关系?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奇观,我还对比介绍了在WHO会议期间了解到的遗体保护措施,并进行分析对比。作为教师,就应当尽可能为学生收集素材,无论出差还是旅游,随时随地积攒备课素材,围绕教学目的分类归纳生活实例,这才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生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防止课堂热闹却泛泛无物、偏离培养目标的情况出现。
其三,尝试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是一种充满时代活力的活动。跟踪学术前沿、不断充实新思想,是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主持完成过国家973课题以及其他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其中不乏新的发现和实验教训。而研究成果正可以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及时拓展教学内容。
在此介绍我“为师之道”的几个小技巧:①一旦进入课堂,就要精神十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质量。所以无论你课前处于什么状态,进入教室就应该以最饱满的精神面对学生,教师的精气神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课堂状态。②提前到教室作课前准备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可以及时处理问题,从容开始之后的教学,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尊重。③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力。课间走下讲台直接听取同学们的反馈,课上讲到重点处稍做停顿或设置问题,课前与学生互致问候以及复习前课内容都是好方法。④牢记与知识点相关的小故事,随时准备与学生分享。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还能活跃课堂气氛。⑤随时备课,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教学素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终生备课,形成教师自己的知识海洋”。
●“尊”,实施教学的保障
爱因斯坦曾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的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应当先善其德,全身心投入教学,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对待学生公平、公正,然后才能做到一个“尊”字。而我认为这个“尊”包括:道尊、自尊、他尊、尊他等内涵。
“道尊”:即对自身所教授专业的充分尊重,于我就是坚信中医药学的科学性以及其对于人类繁衍的伟大贡献。对“道”的尊重,还意味着老师应集信仰和知识于一体,而尊重老师就是尊重信仰和知识。
“自尊”:通过师者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赢得学生的敬重,这包括内在思考,外在仪表、治学与教风。
“他尊”与“尊他”:尊重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礼仪规范确保了其他社会成员尊敬老师,这就是“他尊”。“他尊”的基础是“尊他”,体现于教师就是要主导一种教学相长、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老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作学生的主心骨,尽可能解决学生的各种困难。
我认为,保持“师尊”的小技巧应注意,①要有仪式感。教师应充分注重举止、仪态。教师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生动准确的语言、精美的板书板画,甚至整洁的工作服等等,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树立和强化自己的威信。②教学准备应当充分、语言应当准确。教师是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引路人,不仅要能用专业的语言教授知识,更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思考如何讲授才能使学生更易理解。③充足的知识储备。没有哪一个学科是独立存在的,教师不应局限于所教授的一门或几门学科,而应广泛学习。这样,在给学生构建严谨的知识框架之外,还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④课下课上,鼓励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师生交流。
●“严”,维护教学的方式
《三字经》有言:“教不严,师之惰”。我觉得教学中体现的“严”,既是严格、严肃所代表的认真,也是庄严、尊严所包含的郑重;既是对自己,也是对学生。
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当重视每一节课的备课工作,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尽可能在教学中穿插最前沿的学科信息,甚或收集最新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前沿内容作为示例讲授给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材料无误,论点严谨,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而这种学科积累和专业教学,应以治学严谨作为前提。
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严”体现在:对学习纪律严格要求,维持教学秩序,保持学习环境。不必过于担心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严格要求转而报复老师。师生应建立民主、自由、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但这不代表教师可以去迎合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学习的神圣地位,让学生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专业。
“严”也应当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①如果自己出错,一定要及时改正,并向全班学生认错道歉。②严格但不要苛刻。课堂纪律应当遵守,但特殊情况也须变通。严要适当,要讲究方式方法。③课后要求学生提意见。我会在每一门课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写下学习的感想,让这些课程的亲历者提出建议,这才能使我看清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④细心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做到严而有情、严而有理、严而有度。
35年来,我在教学理念上坚守工匠精神,努力精益求精,在教学方法上践行“师道尊严”,乐在其中。行为师、学为严、道为尊、德为范,希望我的一点心得能够为年轻同仁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张冰,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