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需理顺四个关系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至此,“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启动实施阶段。自《总体方案》出台后,“双一流”建设引发了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主要集中在遴选办法、动态管理、支持力度、经费分配等方面,“如何遴选”成为当前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双一流”建设更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建设”的问题。
“争创一流”需坚定“中国特色”
《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将“双一流”建设的特点高度概括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我国大学和学科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不能简单地模仿西方办大学和学科的模式,而要不断总结和阐释中国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伟大实践,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模式。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标准,既不能用“中国特色”来否认某些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存在的差距,更不能用“世界一流”来否定中国特色。
《总体方案》颁布以来,一些省份陆续启动了地方版的“双一流”建设或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不少方案中把进入ESI全球前1%、1‰的学科及其数量作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主要建设目标和评价指标之一。应当看到,ESI只是统计某学科总被引论文数量的排名,能够反映该学科在论文这一单项指标上的成绩,但不能反映出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综合水平和社会贡献,更无法反映出学科的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目标和分类评价体系,将学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纳入到评价指标当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特别需要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改进学术话语的传播方式,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确立学术话语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学科评价标准与体系,真正打造一批被世界认知、认同和接受的一流学科,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元素”。
“一流塔尖”要立足坚实的“塔基”
虽然《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打破入选高校身份固化的弊端,从数量和比例上看,能够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各种“品牌工程”的高校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高校既无法进入“一流大学”也无法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这就需要处理好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未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双一流”建设真正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加快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我国高等教育要进行分层建设,形成“金字塔”型的建设层次与格局。“双一流”建设高校是“金字塔”的顶层,但这个顶层有赖于中间层和底层高校提供的基础性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与“引领者”,应该在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带领高水平大学与其他高校共同发展,形成“雁阵”效应,构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竞争有序、充满创新活力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
《总体方案》印发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界“高薪挖人”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甚至经济发达地区的“低层次”高校的正常办学秩序,也违背和歪曲了“双一流”建设的初衷和精神。为制止这种乱象,促进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教育部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专门发出通知: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高校、东北地区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已拥有高层次人才头衔的领军人才,原则上在聘期内不可变更工作单位;提倡高校之间、区域内部制定最高薪酬限额。该通知意为高校间的良性竞争提供政策保障,使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与其他高校都能在有序的外部环境中实现健康发展。
凝练方向更要构筑“学科生态”
与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高校一样,能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学科同样是少数。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一流学科建设与其他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一流学科”高校内部来说,应当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分层建设体系,以一流学科的建设辐射、引领和支撑学科发展,支撑学科围绕一流学科开展学科间交叉与合作,在自身学科发展的同时支持一流学科建设,形成协同共建的建设格局。
回顾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高校形成争办综合性大学的潮流。高校通过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发展空白学科,纷纷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进行建设。这种相对单一的同质化扩张建设模式造成了“千校一面”的格局。对学校自身而言,既往的特色与优势式微,新设学科与专业也不能形成新特色与新优势,反而分散了有限的资源。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少高校已经开始收缩学科建设的“点”与“面”,主动调整一些特色与优势不明显的学科,做大做强优势学科,整体学科布局得到优化,这是“双一流”建设带来的积极导向。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在这种调整中“误伤”一些科学技术、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需的基础性学科,特别是哲学社会学科。因此,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高校,应围绕各自的特色优势学科,凝练研究方向,集中优质资源,推动一流学科的快速发展。同时,更要着力构建良性的学科竞争、成长生态,不同的学科在“金字塔”型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层次,学科之间可以加强联合与交叉,形成一流学科、高水平学科和其他学科协同建设的格局,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全校大多数学科向前发展,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一流高位”不能脱离“育人本位”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实施办法》将人才培养作为遴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首要条件,然而,在具体落实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人才培养的倾向。有些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规划,往往在“点”上只关注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显性指标,“面”上更重视学位点建设。而对如何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作为人才培养根基的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未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中得到更加明显的重视和体现,未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行提升。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的特有功能,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研究机构的标志。培养又红又专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战略性、根本性任务。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智力资源保障,教学条件和实验室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物质资源保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核心和目标都应该围绕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能将“双一流”建设强调的“以学科为基础”曲解为取代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恰恰相反,本科专业是学科的基础,是学科根据国家经济社会需求而设计出的培养专门人才的体系。尽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尚未形成一致公认的标准,但是,“优秀学生”显然是一个学科获得广泛认同的基本标准。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一流学科,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一流大学。
概言之,“双一流”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双一流”高校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一流学科与其他学科、“双一流”建设与人才培养四对关系,为所有高校和学科创设科学发展与理性竞争的宽广空间,用新的思维、新的制度提升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不断增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国际竞争力,真正使“双一流”建设有效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