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治理之道)
宋 鑫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20日 第 13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投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自觉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以积极有为的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学习党史,就要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和弘扬我们党的先进政治属性、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恪守人民情怀,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为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是具体的,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来落实。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必须作守初心、担使命的表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息息相关。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大幅增长,绿色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3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5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20余万吨、节约标煤170万余吨;处理固体废弃物433万余吨,同比增长超过50%;制水及处理污水7.3亿余吨,同比增长近90%。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做强做优节能与清洁供能传统主业,做大做优生态环保核心主业,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增强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能力。
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引领事业发展。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强调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行动的自觉来源于理论的清醒。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透彻理解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认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全局性和紧迫性,坚定信心、强化担当,持续激发推进节能环保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科学思维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不断推动事业发展。要通过学习党史,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工业部门和基建领域碳排放占比较高等突出问题,坚持节能减排与零碳能源替代同步发力,聚焦大型企业、工业园区、新基建等高耗能场景,大力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和余能利用,加快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建筑、零碳工厂等示范工程,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正确处理碳达峰、碳中和阶段要求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构建零碳、负碳“双驱动”业务布局,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区域能源服务。统筹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特征,着力提高节能降耗与产业结构的适配度,发挥节能环保全产业链综合实力,一城一策、一域一策、一企一策提供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
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应对风险挑战。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新征程上,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为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技术难题,梳理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联合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加紧负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充分发挥“绿色智库”功能,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机制建设,加快提升碳核查统计、碳资产开发、碳排放交易等碳资产管理服务能力,推动重点行业和区域碳达峰路径方式研究,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在国际气候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