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响亮品牌,尤其是在中职教育教学领域,其影响力、吸引力、公信力等均具有较高地位。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赛活动中所谓“锦标主义”“应赛教育”等现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技能大赛原本是一项师生广泛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初心”是为了检验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展示教育教学成果,从而推动教学改革。但在实践中,技能大赛却走出了教学领域。技能大赛应不忘初心,重寻初心,推动技能大赛回归其教学本真。 推动大赛面向全体中职生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我们不能把技能大赛办成少数学生参加的比赛,而要办成多数学生乃至全体中职学生都能参加的活动,面向每一个中职学生。 比赛内容要具有普适性和基础性,面向专业核心技能,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在制定具体比赛方案时主要考虑的是专业核心技能,这不同于选拔性技能大赛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等高精尖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基础,是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且在今后职业岗位中会经常使用的基本专业技能,对学生一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比赛设备要有普遍性,面向常规教学设备。或许有人会有顾虑,推动技能大赛全员化是否需要增加设备投入。其实,从一项教学活动的角度考虑,比赛内容应当是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不应更多地受到工具和设备的影响。全员化比赛应当没有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应采用各个学校教学活动中都在使用的常规教学设备和工具,即便是重新购置,绝对价格也比较低。同时在比赛时鼓励参赛选手自带仪器和设备等工具,这样既促进了比赛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大赛的组织举办,减少比赛成本。 科学把握大赛关键环节 全员化大赛的普适性和基础性,使得推动大赛全员化面临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 一是全员化大赛赛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全员化比赛基础性的特征,要求竞赛内容是专业基本素养和专业核心基本技能,在把握竞赛赛题的难易程度方面需要更加科学。如果竞赛题目的难度较大,将会脱离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全员化比赛的初衷不符;如果难度比较低,就会出现大批参赛学生成绩较好的情况,降低了竞赛成绩的区分度。因此试题的难易程度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 二是全员化大赛的评判难度问题。竞赛内容的基础性,将会对竞赛评判环节要求较高,使得竞赛的评判难度比较大。公平公正问题一直是技能大赛的焦点,评判工作是公平公正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应当依靠机制、程序和方法,组建结构合理的群体评委队伍,依靠多数评委的共同评判,提升全员化技能大赛的公平度。 三是全员化大赛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技能大赛应把职业精神的培养纳入比赛,比赛内容更强调工艺的精良,而不能把竞赛难度、速度作为比赛的出发点。 推动技能大赛回归教学 要充分认识技能大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通过竞赛目标、竞赛标准等引导竞赛参与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引导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要把日常教学内容引入技能大赛并作为主要比赛内容。优选出教学内容中的专业核心技能,以联接教学活动和大赛活动,并以此作为全员化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这样的大赛,将会引导职业学校围绕专业核心技能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大赛能够引导职业学校教学重点的把握。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由于大赛受到比赛时间的限制,往往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和难点,这将有助于职业学校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实现大赛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大赛围绕专业核心技能来举办,教育教学围绕专业核心技能来开展,最终实现大赛内容与教育教学内容的融合,把大赛办成真正的教学活动,实现技能大赛回归教学本真。 层层举办实现大赛全员化 教育部要求,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序列。全员化比赛在组织形式上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采用学校初赛、市县复赛、省级大赛的形式进行。 市县举办比赛是推动大赛全员化的重要环节。各市县都组织举办本地全员化项目技能大赛,将扩大技能大赛的覆盖面和参与率,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学校比赛是推动技能大赛全员化的基础和关键。各中等职业学校都举办全员化技能大赛,组织班级比赛、年级比赛、专业系部比赛等,把技能大赛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全面推进技能大赛的良好氛围。 实现全省各级技能大赛的统一。可选择一个获奖等级,如省级大赛三等奖作为统一赋值标准,为每一位参赛学生的比赛成绩计算等级或分数,从而实现把各级技能大赛均作为省级大赛的一部分,使学校之间、学生之间技能大赛成绩具有可比性,给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有一个全省统一的技能成绩。 (作者:史文生,系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