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案例选登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将素质培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必须加强其人文素质教育,即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环境的陶冶,促使高职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最终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创造性的思想能力和多维的知识视野。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状况总体水平不高,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学校本身重视不够。部分高职院校本着专业技能至上的理念和育人目标,强化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弱化了人文素质教育。 第二,课程设置不科学。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弱化人文课程的现象,比如有些学校虽然保留了《大学语文》等课程,但因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去甚远,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师资配比失衡。部分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时主要偏重于技术型的理工科教师,而文科教师相对较少,造成开设人文素质课程困难。 第四,育人环境单一。由于长期侧重于专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育人环境单一,缺少人文环境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四位一体,德业兼修”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很符合高职生的教育背景和接受特点,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前,该校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了有关人文素质现状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形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被调查对象中34%的同学人文知识匮乏;他们对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阅读、电影、音乐、舞蹈、书法、礼仪、绘画、茶艺等方面;他们对人文素质教育形式的期望,意见则比较统一,希望能多参与教学活动、多动手、多展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学校结合实际,选择了《阅读》《电影欣赏》《音乐欣赏》《职业核心能力》四门课程作为人文素质课程的核心课程,并将这四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既统一于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总目标下,又凸显出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和重点,形成“四位一体,德业兼修”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阅读》课程教学以真实的阅读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按照不同阅读文本进行能力训练、阅读方法的掌握训练、阅读感受的表达训练、阅读体会的写作训练和阅读活动的参与组织训练,通过项目的导入及任务的完成,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电影欣赏》课程建设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选取优秀红色电影作品进行分主题设计,让学生在掌握电影欣赏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建设,最终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音乐欣赏》课程选取了《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和《复兴之路》四部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运用欣赏型德育模式对课程进行设计,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同时,融入国史和道德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通过开展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教养礼仪、职业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明确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养成适应未来岗位需要、伴随人终身发展的职业核心能力。 为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将这四门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每门课程分别为16学时,各1学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大一新生。同时,针对学生希望多动手、多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对课程实施项目化设计,采取“课程+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和才艺。此外,由于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考核不像专业技能课程的考核那样明确具体,而是侧重于学生在行为和内涵品德的提高,因此学校还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采取学生学习过程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以及学校管理发展性评价三方协同联动的考核评价方法,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通过以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项目化的实施,学校学生在人文素养、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综合评价优良率达到了85%,组建形成了一支“授课教师+指导教师+辅导员教师”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编写、出版了一系列校本教材和教辅材料,积累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对此,学校的感受颇深: 首先,要跳出课程看课程。在过去的两年中,学校在人文素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了很多努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定位应该更加高远——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关乎一生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学校来说,关乎高职育人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来说,关乎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素质提升。有了这样的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就不再简单的只是一门课程,而会承载更多的责任和情怀。 其次,要跳出职业看职业。人文素质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教会一点知识或一门技术,更多的是人文情怀的传达,像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样,作为高职人文素质教师要跳出职业看职业,将职业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融于一体,不断充实提升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再其次,要跳出职教看职教。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应该受到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平等的待遇,高职学生同样应该有接受高层次人文素质教育的机会,所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要跳出职教看职教,在顾及高职院校特点的同时,提升课程内涵,优化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水准的人文素质课程,才能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作者:王书芬,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