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要求从2017年起,将工匠精神教育课作为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德育必修课程。而教育部门一批高级职教专家最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高职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开发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教学解决方案。 笔者并不否认工匠精神教育、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但重要的是否一定要进课程?知识内容进课程是有一定标准和要求的,要有基础性、科学性、恒久性的考量,不是随便一个热点来了,就必须呼应跟进并纳入课程。我们的课程一直在不停地“打补丁”,一直在“做加法”,超载严重。 课程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优选和重构。对于课程设置而言,重要的是如何从“多而博”的知识海洋中,选择“少而精”的东西编制成课程,这才是课程的真谛,可以说,没有少而精,就没有课程。而我们这种叠加式的、“滚雪球”式的加载方法本身就是反课程的,是违背课程设置精简、精练、精优、精到原则的。 再从人的认知能力角度来看,与世界的丰富性和知识的无限性相比,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进入课程的内容更要经过认真筛选过滤。将适应性广、包容性大、概括性强、迁移性高的知识“配餐”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才能营养性高、滋补性强。倘若任意加载课程内容,虽然动机是希望学生多学点东西,但效果却可能因学生不胜负荷而适得其反。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往往喜欢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强制推行一些内容进课程、进教材,而忽略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本身的规律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这是政府“闲不住的手”主观操弄和“乱作为”的表现。希望我们的政府部门教育决策(尤其是细到微观的教学层面)时要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干预,多一点科学,少一点随性,别让我们的课程“吃得太胖”了。(作者张健,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