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双元制、英联邦国家的学徒制、加拿大CBE职教模式、澳大利亚TAFE、到瑞士的洛桑模式,在巡礼般地借鉴学习探索后,我国职业教育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目前,全国范围试点推进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已成为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湖州市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城市,由“334模式”、课程改革、技术进步“三驾马车”牵引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助推着全市职业教育现代发展的新一轮腾飞。 “334模式”奠基 湖州市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现代学徒制,全市13所中职学校全部参加创新实践,系统架构了湖州“334模式”。 第一个“3”是政府、学校、企业三元管理。政府在政策、资金上进行要素配置,不仅财政、人社、经信、教育四部门联合发文,而且实现了使用财政专项经费向企业购买服务、补助培养生徒的带教师傅;人社就业专项资金向“校企合作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学徒制试点“课证融通”,国家职业资格“企业岗位现场技能鉴定”,为带教师傅职称破格晋升;教育局和经信委共同负责试点企业的资质条件认定和学徒的登记注册;学校联合企业共同招生,从生徒双重身份的职业素养标准评价、6S标准化管理实施、职业通用能力训练,到生徒岗位胜任素质培育,实施三年全过程的“生徒德育”;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现代学徒制见习实习顶岗教学实训计划,共同推进中职专业课程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证应知应会“课证融通”和教材开发,并通过在企业岗位现场进行技能鉴定,实现“证岗衔接”;企业负责生徒的见习实习、生产实践与教学生活场所准备,负责带教师傅的安排、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的培育,在生徒顶岗实习期间,根据相应专业的岗位(工种)群安排岗位轮训。 第二个“3 ”是生徒三段式的培养。分别是第一学年的“专业认知+专业基础教学+企业见习”,第二学年的“专业教学+专业拓展+工学结合实习”,第三学年的“半年顶岗轮训+课证融通教学+半年生产性实践+国家职业资格鉴定”。 “4”是指实现中职生“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四步进阶育人。在这四种身份的转型中,既有被培养者的身份伦理在生徒德育中的体现,也有不同阶段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又有生徒不断成熟的心智演进,这些都构成学校与企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要素。这样的“334模式”,奠定了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良好基础。 课程改革展翅 现代学徒制应充分显现“现代性”,其中重要一点是“人本性”,即职业教育应该提供满足学生需求和发展要求的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中的“岗位轮训+一专多证”,为学生提供了不同需求的课程。 现代性之二是“选择性”。招生即招工,在进入学校成为生徒后,学校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多次选择:一是宽口径大类专业招生,二是生涯规划和选课指导,三是在一年内都可以选择专业方向,四是选课走班学习,五是提供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选择性考试,六是提供升学、就业、高技能(高级工、技师)的发展性选择。 现代性之三是“供给性”。在校企合作中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以更多更好地满足“雇主的需求与发展”。现代学徒制实践中,企业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人才规格的定制,也即在于企业全面参与的课程体系建设。 现代性之四是“标准性”。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标准、“课证融通”技能鉴定标准、第三方终端评价标准、岗位胜任素质标准等。 浙江省全面推进的选择性课改,为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插上了双翅。2014年,湖州市启动了选择性课程改革,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二模(必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二基(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三群(专业拓展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人文素养课程群)”课程体系。按此基本框架,学校将办学定位、育人目标、特色文化作为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将课程体系作为传承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充分体现课程的学科价值、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定制课程,更是实现了专业学科内、专业学科间、项目主题下的课程整合,这种课程整合直接指向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以适应新常态下企业的人才规格需求。实践表明,强化专业建设、细化岗位课程、深化职业指导、优化文化基础、增添人文创业、有效选课走班、小组合作学习、五位一体评价这些课改措施,极大促进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技术进步飞翼 “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与发展呈井喷状。作为职教产教融合主要载体的现代学徒制,也要充分体现技术进步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第一,加强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的资质审定,关注企业的技术进步,重视企业带教师傅的技术水准。 第二,着力提升学校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全市每年组织教师技术技能抽测,当年抽到的相关专业,全市各职校该专业教师全部参加抽测;二是组织省级教师技能大赛;三是下企业学习锻炼;四是参加学校产教融合项目工程。 第三,推动学校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现代化建设。从2012年起,全市先后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智慧校园、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未来教室等,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优势,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基于学生移动终端的学习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虚拟仿真与3D技术支持更多的软件在实训实践中前置学习。 第四,推进“学生技术工作坊”建设。基于专业课程要求,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规格,整合校企师资资源,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强调本专业设备系统配置,突出产教融合项目教学的“学生技术工作坊”,成为现代学徒制校内实习实践的重要载体,与企业里的实践场所相互补充。第一期建设的技术工作坊有“互联网+”技术工作坊、机电技术工作坊、TOP视觉工作坊,青年创业工作坊等。 第五,浙江省教育厅推进的“产教融合工程”和湖州市“七项现代化工程”,进一步推动了中职学校技术进步,不断充实和丰富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大数据分析表明,“三驾马车”牵引下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在学生“提升技术技能”“增强劳动纪律”“促进团队合作”“培养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有“较大收获”和“很大收获”的分别占84%、73.17%、72.01%和67.16%,教师专业成长有促进达到91%,学生学徒制薪酬增长达33.3%。 (作者系浙江湖州教育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