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孙万帅 绘 | 今年5月,我有幸参加江苏省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班赴美学习考察。这次参观学习中,我感受和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们的课程建设,而是从学前到高中,将规矩教育贯通始终,要求明确、责任到位。这加深了我对规矩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规矩意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压舱石。 美国高中怎样管理学生手机 那天,我们来到Stevenson High School(史蒂文森高中)参观学习。这是纽约州最好的州立高中,民间机构多次将它评价为全美第一。在美国,公立高中一般是按地段录取的,而Stevenson 是个例外,因为它太优秀了,因此要通过考试录取。时任Stevenson校长张洁女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本科,1985年赴美留学,后留美长期从教,成为这所百年名校的第一任华裔校长。 在这所“高大上”的学校,刚见面的张校长就提醒我们参观中做到“三不”:在学生面前不要将手机抓在手里,要给他们的学生做榜样;不得拍摄有学生或教师头像的照片,更不能将拍有师生头像的照片在网络上发布,否则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互动环节,我向张校长的提问,主要涉及学生管理与校规方面。张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有统一要求。这个要求通常由学区制定统一标准,然后学校根据实际再进行细化,这跟学校校长和学校文化有关。这些条规都很具体,学生违反校规是要受到处罚的。学生入校的第一天,家长和学生都必须在相应的告知书上签字,以表示清楚了相应规定。以学生手机管理为例:在2015年3月前,学区统一规定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上学。张校长的前任之所以离职,与学校出现了学生用手机作弊的问题直接相关。2015年4月,学区规定由学校出台学生手机使用规定,Stevenson(史蒂文森)高中就要求学生在教学区不可以打开手机,只能在餐厅、图书馆等指定公用场所使用;在教室由教师负责监控学生的执行,在楼道由校长、副校长来负责监管。若有学生违规使用手机将会被教师或校长收走代为保管,然后请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取。张校长说,她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是较真的。参观考察中,我对该校高二年级的4位学生做了专题询问,学生异口同声表示自己不会违背学校使用手机的规定。 规矩意识是责任担当的基石 眼下,在我国,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是绝大多数中学面临的难题,而大洋彼岸的美国高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从张校长的介绍和我与学生的交谈了解中感觉,纽约公立高中的做法比较成功,因为他们将规矩立在前面,有限度放开,家校密切配合,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规矩教育,合理规定是基础,学生执行、教师监督、家长配合是关键。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将教师上课不接听手机作为教学行为要求,这是值得推广的。正如张洁校长所提醒的,在手机使用方面校长和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榜样。在随后的几天,我们又实地考察和走访了几所学校,我校校友也为我提供了纽约《全市学生干预及纪律准则》。我发现,美国的高中是非常重视规则、规矩教育的,这是在众多教育书籍和报刊及媒体资料中没有看到或接触到的。 核心素养是当下全球教育的热词。在美研修期间,主讲“美国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框架和要求”的教授指出,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围绕4C展开,注重培养Communication(交流)、Collab(合作)、Crit Think(批判性思维)、Creativity(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而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为基本原则,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不管中外教育家如何表述和界定核心素养,我以为,在其诸多要素、要点中,责任担当是最重要的素养,规矩意识又是责任担当的基石。 没有规矩的教育“树”不了人 强化规矩意识对于教育意义重大。教育即“树人”,没有规矩的人,不可谓之有素养;没有规矩的教育,不可能真正“树人”。上半年发生在安徽蒙城的学生围殴老师事件,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更是社会教育的耻辱。倘若学校切实坚持、社会广泛认同以德为先的教育,社会和学校都将做人做事的规矩放在教育的最前面,未脱稚气的学生就不会萌生殴打老师的邪念。目前校园欺侮现象频发,根源就在于教育中没有根植“仁爱之心和规矩意识”。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引导、积极干预,将坚守规矩、友善待人视为教育未成年人的底线,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加强规矩教育,首在规章制定,重在过程执行。制定规矩一要讲大义,符合公德,符合核心价值观;二要可操作,要针对学生成长可能存在的问题,详细立下学校规矩。2015年,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修订,但总共292个字,还显得比较原则、笼统。为方便执行,我认为地方应加快制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纪律准则,尤其是对学生违纪处理规定要详细、可操作。要通过社会主流媒体加以宣传,争取社会最广泛理解和支持,营造学校、家庭和教育部门在学生教育问题上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培育依法治校、依规治理的社会风尚和教育生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中蕴含着责任,有了规矩意识,才有责任担当;有了责任担当,才有实践创新,才能铸就适应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了规矩意识,才能行得正、行得稳、行得远。人人如此、事事如此、时时如此。这都得从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规矩教育开始。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中学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 严济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