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戏曲演出票房和院团活力全国领先。记者近日在北京调研时了解到,政府扶持机制创新是北京戏曲艺术活跃的重要原因,而戏曲工作者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的“闯劲儿”则为创新实践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协力走出了一条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新路径。
搭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促院团自身“造血”
振兴戏曲艺术需要政策扶持。如何提高政策扶持的精准度,真正增强基层戏曲院团的市场竞争力,考验政府智慧。
“原来地方戏曲院团剧目进京,往往来去匆忙,宣传来不及做,票也没有渠道卖,就内部散一散。尤其宣传营销历来是老国营院团的短板,‘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说。
找准地方戏曲“各自为战”的问题,北京市创新政策扶持方式,相较于直接补贴,更侧重搭建平台,以此促进院团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的提升。
通过搭建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剧场资源,以零场租或低场租的方式提供给文艺院团,其中零场租占到年总扶持场次的60%。2015年年底至2016年春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试运营期间,有25台优秀剧目入围平台,演出50场,历时55天,观众总人数超过2万人次。春节后到年底,计划演出50台100场戏曲剧目。
除了演出平台,北京市还搭建了排练平台。2015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的北京市剧目排练中心,中心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共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的排练厅18个及1个合成厅,以低价租赁给各类院团排练使用。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政府采购对象应该是真正优秀的剧目、真正有强烈生存欲望和市场竞争力的院团。为此,首先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遴选涵盖不同地域剧种、不同风格流派的优秀剧目,进而对其进京演出给予文化惠民低价票补贴和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场租补贴。
2016年,北京市以中国评剧院作为核心剧场,打造全国地方戏曲演出中心,集中推介地方戏曲的公益性演出。
“在全国地方戏曲演出中心,不仅演北京的戏,全国各地优秀作品都可以演,逐步实现‘全国一盘棋’。而且政府通过招标,委托专业文化机构负责整体运营,提前半年就开始统筹宣传。”王亚勋说。
王亚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场租方面,按市场运营标准,借用评剧院场地演出起步价一场5万元。但在这个平台上,进京院团零场租,而政府给我们一场38000元的补贴。票房方面,由于带有惠民公益性质,每场演出出售不低于30%的低价票,每张票由政府补贴100元,票面补贴我们和演出院团进行分成。”
在“全国地方戏曲演出中心”这一平台上,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评剧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获得场租补贴并分票房;演出院团零场租、分票房,同时提高社会影响力;广大观众以低票价,观赏到了优秀戏曲表演。
北京此举具有辐射示范效应。“如果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政策,则可以相互支持,地方戏曲院团资源就盘活了。”王亚勋表示,中国评剧院正在与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地方戏曲院团联系,计划成立院线联盟,用足用好北京政府采购的支持政策,发挥“全国地方戏曲演出中心”更大的激励效应。
走出去,“跨界融合”搞创作、“开疆扩土”占市场
如果说精准的政策扶持是外部推手,那么基层戏曲院团主动创新作为,则为戏曲艺术的继承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
北京人艺小剧场的舞台上,一出由京剧演员表演的话剧《网子》正在上演,讲述着一段发生在20世纪初京剧戏班的故事。“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的艺术元素,以及“戏比天大、以德培艺”的价值精髓,借由话剧的表演形式、多媒体的舞美设计,被巧妙地融合其中。而台下几乎爆满的观众当中,80%是年轻人。
这部以“话剧壳”诠释“京剧魂”的跨界融合作品,由北京风雷京剧团出品,3月23日至31日在北京人艺连演9场。放票第二天,就一售而空。今年年底还将登陆梅兰芳大剧院,更有影视公司看重其剧本欲进行改编。
“再好的东西也得有人看,‘咱得为座儿’!振兴京剧讲了几十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捧的人少,尤其是年轻人看不懂、不愿看,更谈不上喜欢。”《网子》的总导演、编剧、主演、北京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认为,京剧是活的艺术,需要演员和观众共同传承,不接地气不行,关起门来孤芳自赏更不行。
为此,北京风雷京剧团转变经营策略,由过去的“我排你看”转向“你看我排”,在不违背京剧艺术高品格的原则下,根据受众需求打造剧目,尝试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与北京风雷京剧团类似,中国评剧院也在尝试走出原有框架,积极寻求突破。
“评剧诞生于百年前的北方农村,但时代在发展,21世纪的评剧如果还只靠胡琴、三弦、琵琶、唢呐、小堂鼓,只演那些乡土题材‘精品戏’,就跟不上观众的需求,就会失去观众。”王亚勋说。
除了创作上贴近现代都市观众审美需求,中国评剧院还积极扩展市场占有。2014年启动“立足京津冀、辐射东三省、跨过大江南、到达珠三角”战略,借力社会化演出机构,采用市场化运营手段经营票务、联系院线,“提前宣传、跟进演出、提升利润、扩大影响”。2015年,评剧还第一次走出国门,远赴希腊。融合评剧的表演形式和古希腊的服装布景,排演了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王亚勋介绍,“今年我们申请到了国家艺术基金,抓住政策支撑的契机,已经安排在3月7日至7月10日,巡回5省31城市进行83场演出。”
“突破自我的过程必然充满艰辛挑战,但只有改革才有出路。”王亚勋说。
“请进来”,“拜师学艺”育人才、“体验演出”引观众
在中国评剧院二楼排练厅,67岁的评剧“魏派”“马派”非遗传承人李惟铨,正手把手指点着“80后”花脸演员于海泉排演剧目《钟离剑》。
中国评剧院近年来启动“名家传艺项目”,邀请老一辈艺术家回到院团,以传统戏曲科班“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方式,传帮带年轻演员。“不仅是打磨唱腔表演本身,师傅更把多年积累的绝活、心得都耳提面命于我。”于海泉说。
“名家传艺项目”不仅培养新一代青年拔尖人才,同时也在做戏曲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存世的老艺术家越来越少,伴随而来的剧目流失,对剧种发展是莫大的损失。当务之急是通过言传身教,以及多媒体形式,尽可能多地跟师傅学。”青年青衣演员王平告诉记者,她师从74岁高龄的评剧“白派”传人刘萍学艺。
对戏曲艺术来说,人才是根本,观众是基础。振兴戏曲艺术,除了要将传承人“请进来”,也要将观众“请进来”。
尽管当天晚上还要上台演出,但松岩依旧亲自担当讲解员,带领来自北京西城区的20多名小学生参观剧场。
风雷京剧团创新“京剧体验式演出”,在剧场内专门开辟了场地,还原传统科班情景,让观众得以走到京剧演出的后台;更提供画脸谱、穿戏服、学程式等活动,让观众走上前台,过一把表演京剧的瘾。
“京剧普及不是生硬地让年轻人去看,需要在情境中寓教于乐,关键是产生互动。”松岩说。
除了体验化妆,“京剧体验式演出”完全免费,团体组织可以随时报名预约。“初衷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京剧,追求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同时北京西城区政府转移支付,在资金补贴上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真正是让利于民。”
经过一年半的摸索,“京剧体验式演出”已累计接待两千余人次,形成了成熟系统的操作模式,可复制性强。
除此以外,风雷京剧团还成立了少儿京剧培训学校,并定期举办京剧沙龙。在松岩看来,“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做到什么程度,目的都是让更多人了解京剧。”
“传承发展戏曲艺术,办法总比困难多。”松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