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赛选手赛前正在调试比赛用的模具。 | | 参赛团队正在进行赛前准备。 | | 参赛团队的道具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 | ■本报记者 李薇薇 通讯员 田苗华 霍睿 10月21日发自长春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今天在吉林大学落幕。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300支优秀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经大赛专家委员会评审,总决赛最终产生金奖34名。34个金牌项目涉及“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等不同类型。 这些金牌项目是如何产生的?其背后都有着什么样的精彩故事?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其中的5个团队。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文化 “采薇民绣”识得云南绣娘面 [阅读提示] 获得金奖的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采薇民绣”项目,通过“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的思路,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云南民族刺绣“跨界”到互联网平台上,开创了一条“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高校(产品研发中心)+公司(销售平台)+绣娘(产品生产)”的现代化民族刺绣产业链。他们寻找创业导师的目光像渴求风投一样炽热。 刘玺和她的团队是唯一以“非遗文化”项目杀入决赛的。 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就学的刘玺,偶然在大街上看到美丽的民族刺绣服装,在了解了服装所代表的含义后,她便疯狂迷恋上云南刺绣。 半年前,她与团队成员仇健共同拿出3万元,成立了昆明后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今年8月,她们在现任指导老师徐东明的带领下,深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整整15天,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绣娘同吃同住。 最初以为来到洱源县就可以看到当地人会穿着具有白族刺绣特色的服饰,可他们失望了。村里只有零星的几位老人还穿着白族的传统服装,也只有村里的老人才懂得古老的白族刺绣针法。 回到学校,他们冒出一个新想法——帮助绣娘脱贫致富,让白族刺绣这个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并发展。随后,仇健和徐东明借助互联网,设立创业项目“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民族刺绣——“采薇民绣”。刘玺担任“采薇民绣”项目负责人,后招募同学杨钦龄、明超、桂佳斌等13人组成“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民族刺绣——“采薇民绣”项目组。 在云南省大理地区,历史悠久的白族刺绣以其独特的技法、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刘玺团队在调查中发现,全国刺绣市场销售额80%为苏绣、12%为湘绣,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的比例不足5%,这也表明白族刺绣有极大的潜力和前景。他们通过微信平台建立“村村通”联系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整合绣娘资源,建立云南少数民族绣娘库,目前初步签约普通绣娘102人,创办了刺绣传习所。他们还聘请楚雄、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公司技术总监,收集遗失在民间的云南少数民族刺绣图纹集,逐步建立云南少数民族刺绣图纹库。 在冲金奖比赛答辩环节,评委询问项目中是否有老师的股份?刘玺说学校团队中只有仇健和自己,自己51%,仇健29%,而目前所有投资不过13万元。他们在计划书上这样写着:愿意出让30%股份,吸引500万元的风险投资,该资金主要用于创办刺绣传习所,签约专兼职绣娘;购买云南少数民族刺绣图案、纹样,建立图纹数据库等。 东北深秋的风已经能够刮起衣角,在四处寻找风投的刘玺何时能等到一场温暖而适宜的风?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产业 玩3D,“蒜泥科技”有点狠 [阅读提示] 风险投资者们往往更青睐专业人做专业事。道理显而易见,做熟悉、擅长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如此来说,杨少毅和他的团队在大赛上轻松摘金,并受到超过半数风投的青睐,似乎顺理成章。 从大二开始,杨少毅就和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始涉足机器人技术研究,一做就是五年。最初,三个人的研发工作室是在一个车间里隔离出来的,只有一台旧机床可用。“由于负担不了购买足够设备和材料的费用,就跑到工厂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捡回几块生锈的钢板,自己抛光、切割、打磨,做成了我们的第一个机器人。”杨少毅告诉记者,“蒜泥科技”就是从这个废铁制成的机器人发展而来的。 就这样,杨少毅和他的团队节衣缩食,先后研发出三代机器人,共8款。不仅把全国科技类竞赛的大奖拿了个遍,还收获了第一桶金。“蒜泥科技”自去年成立至今,已成长为拥有40余名员工、3000平方米综合办公场地、软硬件齐备的科技创新公司。 其实,让“蒜泥”名声鹊起的并非机器人。项目路演播放的幻灯片中,一个外形酷似飞船返回舱的罩子格外吸引人。“人站在里面不到一秒钟,电脑就能收集到精准度极高的人体三维数据,传统扫描仪完成这一过程至少要用20分钟。”杨少毅讲话声不大,却透着满满的自信。该产品是蒜泥科技最新研制的人体三维扫描仪Visbody。 其实从机器人到扫描仪是有很大的技术相通性的,都主要依赖于图像识别。只不过,杨少毅团队更看好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3D扫描仪的发展前景。他们经过调查发现,除了应用于立体打印、影视特效、三维动画等相关性较大的专业领域外,Visbody在服装、健身、美容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人才引进困难成了团队的心头病,这个从西安起家的公司不得不把研究中心设在深圳,因为那里人才济济。公司运转平稳后,强烈的乡土情结让他们不惜重金“挖人”,硬是将研究中心转回西安。“我们的根在这里,回来才踏实。”杨少毅说。 杨少毅团队颇有自知之明:“蒜泥的弱势很明确,搞技术研发绝对厉害,但市场把握和推广则是短板。”基于这种认识,他们面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体学生成立了蒜泥创客空间,致力于智能硬件领域的创意实现服务。 成立创客空间,既为创业者提供全面、专业的预孵化平台,又为蒜泥满足自身人才需求创造了条件,做自己的伯乐。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是他的反哺情怀。蒜泥科技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支持母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薪火团队计划”。用杨少毅的话说,创客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技术,而是缺少团队、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双创”的大背景下,“蒜泥”有义务凭借自身经验和资源去帮助更多的初创团队。 目前,蒜泥创客空间正同时服务于9个智能硬件研发团队和4个相关创业团队,其中4组团队已正式投入运营。从创客中来,回创客中去,往来之间,“创”能量滚起了雪球。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服务 “智停”的城市不会闹哄哄 [阅读提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变得拥挤不堪。此次大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带来创意项目智慧停车:城市的车停哪儿,大数据来帮忙。虽然项目刚起步,也未获得太多投资,但渴望城市美好生活的人们仍旧充满期待。 瘦瘦的周天念,是中科大在读博士生。他在“智停”项目组负责软件平台技术。十分钟的展示结束后,他说他的腿在发抖。他们的领队赵林老师一直在候赛室的门口张望。他说,这支队伍实战经验可能不丰富,但项目内涵一定不简单。 一百进三十,获得金奖。晚上8点左右,手机上收到了他们获奖的信息。 创业项目的开始与一份数据有关。赵林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中国正在成为车轮上的国家。面对有限的停车位,很多“有车族”可能都遇到过停车难的问题。而一次业务沟通则让这个项目开始萌芽。2014年10月,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丁超与他的团队,在与安徽省消防总队沟通时,对方提出研制超高层建筑、超市大型空间火灾避难智能疏散指挥系统的要求。经过团队成员的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完成这个课题,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室内地图。 “一开始,我们希望找到合适的地图供应商合作,可是遍寻无果。”经过调研丁超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的室内高精度地图供应商。于是,团队对此展开专项研究,短短5个月时间,完成了室内或局部区域高精度地图开发项目。 可是,丁超与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发现了问题背后的新课题。“我们发现了更大的需求——停车。”丁超发现,停车难是目前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变不出更多的停车位,但通过精确位置的信息共享机制,能够让停车这件事容易点。“智慧停车系统能完美解决现阶段人们停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开展此项目的初衷。‘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发现,互联网与公共服务结合,是当下社会最急切的民生诉求。” 简单地说,“车停哪儿”项目主要是为提高停车效率和停车场使用率,提升停车场业主经济效益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团队目前研发出的产品主要包括“车停哪儿”App软件、室内车库管理系统和室外车库管理系统。 尽管在招商引资和市场推广方面并不成熟,但丁超团队目前已经开发出包括车库复杂大空间室内定位和导航技术在内的6项专利技术。目前“车停哪儿”项目已经在合肥市绿地蓝海大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验证,功能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产业 “车内行”玩转私人定制 [阅读提示] 吉林大学的创意项目“车内行”将目光瞄准了传统的黄金产业——汽车服务后市场。借助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去赋予传统行业被再度挖掘的市场前景,推动汽车服务后市场改造和升级的全新模式,这就是“车内行”团队正在描绘的产业蓝图。 展台上,西装笔挺、吐字铿锵的青年是李兆宗,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载运工程专业2013级本科生,也是“车内行”团队的负责人。不负众望,吉林大学“车内行”团队顺利摘得大赛金奖。李兆宗说,是“互联网+”让他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是这次大赛,让他有了向评审专家和全国观众展示“车内行”团队项目的机会。 回首创业路,李兆宗很谦虚:“其实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走到一起,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一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出于对汽车及相关领域的热爱,一进大学校门,李兆宗就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宝宝”。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缠着老师请教问题。在一次跟老师的交谈中,李兆宗发现中国汽车后市场缺乏国产知名品牌、外资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等问题。一边是客户对4S店保养品质的追求,另一边又是“排队久、耗时长、费用高”的现状,“能不能自己做一个品牌,同时兼顾方便、快捷与经济、实惠呢?” 不久,李兆宗的创业想法得到落实。在学校举办的一场宣讲会上,李兆宗谈了自己“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的想法后,一位老师找到他,并给他留了张名片。于是,李兆宗结识了帮助自己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贵人”——指导教师费宇鹏。 “专注于汽车上门保养服务,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驱动,顾客线上预约,技师上门服务,让顾客省时、省钱、省心。简而言之,就是您足不出户,我们把4S店式服务送到您家。”李兆宗信心满满。但项目刚起步,李兆宗就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怎样才能保证盈利?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费宇鹏给出了答案:营销。 汽车载运工程专业的李兆宗并不懂得营销的策略,费宇鹏就将自己EMBA的学生介绍给李兆宗。从本科生到博士生,费宇鹏帮着李兆宗好一番“招兵买马”,才有了团队现在的阵容。 新的团队带来了新想法,大家一致认为,传统的汽车维修产业盈利模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也很难维持与客户的长久联系,“车内行”盈利需要创新营销思路。但如何解决传统行业的这些“老大难”问题,几位核心成员拿不出好主意,项目一时间又陷入瓶颈。几次讨论无果,李兆宗也着了急。他想起了南方兴起的互联网热潮,反复思量后,确立“车内行”的新定位:借助互联网思维,致力为顾客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务。 要想打造“私人定制”的服务品牌,需要大量客户数据的支撑。在费宇鹏的帮助下,项目获得中国建设银行的支持,对方同意免费向“车内行”开放数据库。团队随后又研发了一种车载硬件,在客户允许的情况下植入汽车,随时记录客户车辆信息并录入档案库。有了这些,“车内行”就可以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精确营销,完成从大数据到客户的转化。项目最终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菠萝袋”瞅准大学生消费潜力 [阅读提示] 银行不敢贷款给在校大学生,一是担心无收入来源的他们无偿还能力;二是基于目前相关的信用及制度保障等均属空白。然而,绝大多数人的头疼事,却成了福州大学黄灿斌团队创业的金点子。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人群的“菠萝袋”项目,再次充实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和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一样,黄灿斌的创业最初也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大一下学期,敏锐的黄灿斌发现了苹果产品难以购买的问题,并因此萌生了开淘宝数码店的念头。黄灿斌和室友两人各凑了5万元,在淘宝开起了“iLife数码生活馆”。当时市场上一款产品异常紧俏,黄灿斌和室友几经辗转囤了一些货,人无我有,“iLife”一下子火了起来。此后,占领稀缺资源成了打造“iLife数码生活馆”核心竞争力的王牌。 赚得第一桶金后,他们立即开始琢磨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并且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突破口:数码产品在大学生中有广大的潜在消费群体,但学生的购买力却相对较弱,能否做大学生分期消费呢?“没有信用凭证支撑,尚未拥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无法办理信用卡,但是他们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黄灿斌团队嗅到了商机——大学生分期消费。于是,黄灿斌决定进军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 2014年6月,黄灿斌团队启动了“爱分期”项目,只要是全日制高校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就可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在黄灿斌团队的网上商城购买任何一款产品。为了很好地控制风险,该团队迅速建立了内部审查机制,“想要分期支付的学生必须出示身份证、学生证,拍照后上传,留下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并通过学信网查询和高校总监上门普查,全面审核还款能力”。 不到一年,黄灿斌团队就将“爱分期”从最初的试运营网站,做成了国内领先的在校大学生一站式分期购物项目。目前,该团队的分期业务已经覆盖全国12个省份的500多所高校。 今年3月,该项目获得邦桂投资首轮1亿元的战略投资,“爱分期”正式更名为“菠萝袋(BorrowDay)”,可购产品从数码产品到化妆品,从驾校到教育培训,建立起一站式服务体系。基于“菠萝袋”分期购物平台,黄灿斌团队还推出菠萝钱包和菠萝校园,菠萝理财、菠萝二手等将在未来逐步落地,打造高校校园消费领域全覆盖的商业生态链。 “我们要做的,是改变学生的生活状态。”黄灿斌对“菠萝袋”项目的价值诠释透露着团队独特的创业情怀。以菠萝校园为例,不仅为在校生提供了实习和兼职的机会,也为他们开辟了偿还贷款的渠道,让他们更有动力和信心进行信用消费。未来,“菠萝袋”分期购物将朝着免息的方向发展,通过优质服务不断积累用户量、增加用户黏性,进而构建完整的大学生信用体系。 我们并非鼓励提前消费,若“菠萝袋”的理念能对改善在校大学生生活方式和质量有所帮助,无疑是件好事。(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