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坚持“全员抓就业、全面谋划就业、全程服务就业、全力开拓就业”的“四全”工作理念,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考核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提升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就业创业工作。 全员齐抓就业 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大学生就业工作 坚持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明确目标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学校、院(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健全校、院(系)两级职责任务,统筹推进工作。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考核管理,进一步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二级学院负责制。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具体研究安排就业创业工作任务、落实就业创业工作计划、解决就业创业工作问题,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就业创业工作,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和队伍建设。完善实施了就业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就业创业工作奖惩机制,以目标管理推动就业工作。在每年召开的学生工作大会上,对就业先进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逐渐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人人促进就业”的全员化就业格局。 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建设,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培养学生在就业方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工作理念,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列为了学校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让就业协会的学生干部参与开拓就业市场、承办学校大型招聘会、组织召开就业创业讲座、培训管理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网和微信平台等方式,让学生与本行业用人单位提前接触与交流,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和岗位任职条件,实现“今天我为他人服务,明天他人为我服务”的全员就业服务理念,使学生在参与就业服务工作的同时了解就业政策,增长就业知识,锻炼就业能力和培养就业观念。 全面谋划就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本质和核心,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和就业安全教育,要把思想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的先导性工作,积极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给毕业生的回信精神,依托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开办素质大讲堂、法政大讲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对标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就业对接,实现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学校每年依据社会需求和各专业的就业情况,采取“上、下、扩、控”的原则制定招生计划。积极探索“产业拉动教育,教育推动产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利用传统优势特色专业,整合国际、国内优质社会资源,实施“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全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与河北演艺集团以校企合作模式创办了河北北方学院演艺学院;与北京中康时代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推出订单式培养项目,企业设立每年10万元的中康奖学金,专门用于培养适应中康公司旗下医院所需的针灸推拿等中医药类人才。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指导课教学重点,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的理论指导作用。学校将部分就业指导教师送到省厅进行国家“SIYB”创业讲师培训,为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培训、指导和帮助。此外,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到学校开展创业讲座、报告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近年来,学校近百项学生创新作品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其中学生创新作品《冬季无源窗灯》在“SOLVE FOR TOMORROW 探知未来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获全国优胜奖、北京赛区二等奖,并入选央视科技频道《原来如此》栏目;《智能鱼缸》和《GPS导航四旋翼飞行器》在2014年第九届毕昇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14年“赛佰特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中分获三等奖和二等奖。 全程服务就业,促进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在职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术水平。特别注重毕业生中典型实例的搜集,努力发挥就业、创业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学校以“新起点、新目标、新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学生尽早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同时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专门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职业导航等服务,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努力构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人生发展导航的创新创业模式。 搭建“3W”高效就业服务体系。2013年5月,学校建成了由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网、学生工作管理QQ群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平台组成的大学生就业服务“3W”网络体系(Website Wechat Workgroup)。通过校就业网,学校实现了用人单位自主发布招聘信息、智能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优秀应届毕业生重点推荐、就业创业讲座网络课表发布以及毕业生办事信息自主查询等诸多重要功能;通过建立QQ管理公务群,实现了日常工作网络点名、办公文件网络传送和重大问题临时群组讨论等诸多功能,全面搭建起学校全方位、立体式高效就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学校实现了将重要通知和招聘信息通过文字或语音方式直接发送给学生本人的一站式服务,既解决了学校分校区办学现状下信息在层层传达过程中不够及时和信息量丢失等问题,也减轻了各学院学生工作管理者频繁传达日常通知的工作强度。 建立毕业生跟踪管理和回访制度。做好毕业生离校后跟踪管理,保证服务不断线,派专人负责毕业两年内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为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 全力开拓就业,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努力开拓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交流,继续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在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努力结交“新朋友”,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截至2015年6月,学校举办综合类大型招聘会10余场,参会单位约1000余家,小型专场招聘近百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供需比达到1∶7。招聘会的成功举办,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就业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意识,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学校的就业工作。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就业基地建设。每年学生处和各院系都会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走访,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特色、育人成果,主动与企业在学生实训、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寻找合作意向,建立了近百个就业基地。学校下属的18个二级学院(系)均定期举办了校企合作论坛,为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和平台。经过论坛的举办,学校与三仪集团、通威集团、生态尔、甲骨文、谷歌、红帽软件(北京)公司等15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训和就业的合作关系,每年提供数千个实训和就业岗位,为毕业生高质量地就业提供了保障。 以创业促就业,鼓励大学生入驻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学校与张家口市合作,充分发挥学校、政府各方面的优势,优化配置资源,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平台。目前学校有十多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近百名大学生已成功入驻张家口市德美大学生创业园、张家口市桥东区高新产业加速器、宣化区大学生创业园。 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以“四全”理念为指导,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逐年提高,就业质量显著提升。近三年,学校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毕业生考研率逐年提高,2014年考研率为34.3%,比2013年增加3.1%,今年考研又传佳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6人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36人通过国家控制分数线,全部达到上线。法医学毕业生60%以上毕业生在省市级公安法医岗位工作,20%左右毕业生在国内知名司法鉴定中心工作,部分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达到就业。医学类、农学类、理工类、管理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他们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常海峰 回娅冬 武 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