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之声·教育部教育督导局 中国教育报 合办 自国家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以来,荥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作为基层的一个教育督导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开展督学工作,对学校工作望闻问切,查问题、提建议、督整改、促发展,有利地推进了荥阳教育的整体提升。 进校督导“望闻问切” 2013年,荥阳市面向社会,公开选聘责任督学。经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等形式选拔,最后选聘了10名专职责任督学。这些督学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大多为学校副校级以上领导、平均年龄41.5岁。 荥阳市督导工作团队按照《一日一校工作流程》,依据学校作息时间,把督导的触角延伸到学校的各个时段,对学校工作望闻问切。一是督学查寝室,学校寝管老师转变观念,督促学生认真洗脸、睡前洗脚。二是督学巡视校园不留死角,从教室到功能室,从车棚到食堂,从寝室到厕所等,都留下督学的脚印。三是督学入食堂,查食堂卫生和饭菜质量,和学生一同就餐。 坚持听评随堂课。督学坚持进校必听课,“入校不听几节课就不能全面了解学校对课堂的管理”已成为督学的共识。听后必评课,和教师共同探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坚持组团督导。一人固定,另一人轮换。一人入校随访督导,思路有限,团队督导克服单人的不足,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和督导效果。 坚持简报制度。督学过程中坚持一月一主题一简报,力争期期紧扣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既有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又有责任区学校的创新经验。这样,既放大督学的声音,又起到褒扬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 “督挖推帮”找到亮点 在督学实践中,荥阳市责任督学牢记“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工作方针,开创了“督、挖、推、帮”四字工作法,将督学工作深入到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督”,一是督校长,查听课,看手册,促学习,重反思。责任督学把查看校长的听课记录作为督促学校课改的突破口。督学不定期检查校长的听课记录,并在简报上逐个通报,精确到校长日平均听课节数。二是督管理,在学校建章立制、依法治校、照章办事等方面下功夫,使管理更加规范、民主、科学、高效、精细。 “挖”,即协助学校挖掘整理各个单位在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使学校看到自身的优势、闪光点,迸发活力,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这样的做法激励了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改善办学条件,解决阻碍学校发展的问题。 “推”,即将各单位的特色、亮点、经验,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推广出去,与兄弟学校分享,共同进步,抓两头,促中间,共同提升。 “帮”,即要求各督学明确职责,认真工作,要多为学校着想。既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真心实意地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向各个学校的领导学习,谦虚认真,共谋学校发展之大计。 排忧解难赢得肯定 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开展工作以来,责任区学校“进步一点点,一点点进步”,由内到外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荥阳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为政府、学校和家长三者之间搭建起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实实在在为学校分忧解难。在办学条件上,把薄弱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除薄改大工程外)列出清单和预算,上报教体局党委。2014年解决了154万,2015年解决了340多万。 规范办学行为,发现违规苗头,督促立即整改。督学在接到家长投诉和举报后,第一时间是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一经核实,立即督促学校整改,减少了扯皮推诿现象,化解了许多师生矛盾、家校矛盾。 经验推广。组织各学校校长到教体局集中进行述职会,介绍学校好的经验做法,同时把督学在工作中发现、指导并形成的学校亮点写上推荐词,制成展板进行展示、交流。在督学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团种类多样。(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